账本翻到中国那一页,西方忽然紧张了。美国智库学者话音刚落,说要是大陆动手统一台湾,西方可以冻结中国3.4万亿美元海外资产,话一出口,舆论就炸了锅。
可转头一看数据,中国手里也攥着对外反制的“大杀器”——外资在华5.8万亿美元的利益链条,谁真敢碰这根筋,疼的可能不是中国。
账本翻开,谁到底怕谁?
2024年4月29日,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推出一篇模拟战争经济冲突的文章,称“若中国武统台湾,西方将冻结3.4万亿美元中国资产”。
消息一出,西方舆论跟着兴奋了一下子,感觉像是摸到了什么秘密武器。然而,真正拿起计算器一算,才发现,账翻过来再看,就没那么吓人了。
这3.4万亿里,大头是中国的外汇储备。截至2023年底,中国官方披露的外储约为3.2万亿美元,其中美国国债、欧债、美元资产构成主力。
再加上西方企业在华投资汇回的部分,凑个整,模拟里算出了3.4万亿。
但中方手里也不是空的。根据参考资料,中国掌握着约5.8万亿美元的外资在华权益与负债资产。
具体来说,包括1.9万亿外商直接投资、1.2万亿外资持股债、2.7万亿美元的对外负债。
西方如果真动冻结这一招,中国完全可以启动资产冻结对等机制。
文件中提到:只需国务院相关部门认定“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”,中国可宣布外资被冻结、外债暂缓偿付,直接使用“不可抗力”条款。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西方想敲中国的门,结果脚底下踩的是自己的地雷。
投资型资产不像货币资产那样流动性强,西方基金、养老账户、银行授信都深深扎根中国,真冻了,中国动手起来比谁都利落。
这些数据不是理论推演,而是一个可执行、早有预案的国家级对冲设计。一笔笔外资数字背后,是工厂、土地、员工和订单,是真金白银,是链条和流通。
而冻结这一动作,不是一句“制裁”就能实现的,它要打穿跨境司法、商业仲裁、外资准入规则、保险赔付条款,几乎涉及每一个国家核心制度。
美国模拟的,是冻结一个账户;中国准备的,是锁死一个系统。
从这一刻起,问题就从“怕不怕被制裁”,走向了“谁先禁不起脱钩”。
炸药在哪?就在这几笔交易里
2023年11月,中国减持美债的动作引起华尔街一阵骚动。原来,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在短短两年内从1.15万亿美元,降到了8700亿美元以下,创下14年来最低纪录。
而与此同时,原油期货暴跌,黄金猛涨,全球避险情绪攀升。
中国手里的这笔美债,一旦大规模出售,将直接冲击美国财政部的融资稳定性。
凤凰网援引美国财政部内部报告指出,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“非政治盟友型持有者”,其减持规模一旦超越市场预期,将迅速抬升美债利率,冲击美元信用评级。
2023年8月,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一度搁浅,美媒直接点名中国的抛售是“焦点变量”。而中国的一位学者在受访时强调:这不是敲诈,而是自保。
此外,中国还握有另一个炸点:稀土和高端零部件控制链。
虽然西方在做“去风险”努力,但2022年数据显示,全球84%的稀土精炼仍由中国提供,芯片打磨、军工涂层、特种钢冶炼,全靠这链条打底。
美方如果强行冻结中国外储,中国可对高端稀土、重要原材料加征出口审批机制。
这一招,2020年中澳贸易摩擦中试过一次。结果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额一度下跌22%,葡萄酒价格直接腰斩。西方媒体那时候还说,“中国只用了贸易工具,就打出了战略效果”。
更狠的还有“金融牌”:人民币国际化现在已经建了半边楼。
2023年下半年,中国与沙特、阿联酋、巴西等多个国家完成本币结算协议,央行系统正式启动CIPS跨境清算系统,绕开SWIFT的试点贸易额超过700亿美元。
如果西方真动资产冻结一刀切,中国可直接用CIPS推进区域货币替代机制。对美国来说,这相当于自断美元霸权信用,强行拉高避险货币对冲溢价。
也就是说,炸药早就放好了,方向也明确了,就等对面敢不敢点火。
雷声在响,可别真动手
美国真会扣动这个扳机吗?这事儿还真得好好掂量掂量。
从历史看,冻结资产这个操作,美西方不是没干过。2011年冻结利比亚资产,2018年冻结伊朗外汇,2022年动俄外储,的确都有操作先例。
可这些国家体量小,金融封闭,外部依赖强,动一动能带节奏。
可对中国就不是这个量级。
中国GDP总量全球第二,是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产业体系最完整、内需比重最高的国家。出口占GDP比例虽然也不低(18.5%),但其中仅有1/3流向美欧。
同时,中国是美进口中占比最大的来源国(美国18.6%,欧洲22.4%)。这意味着,如果真的“互冻”,中方损失大,但西方难以承受。
更现实的问题是,美方所谓的“冻结”,并非一纸命令能成。
资产冻结涉及司法执行、商业仲裁、信用评级及企业风险披露等一整套程序。跨国企业一旦遭遇政治冻结,立即将触发赔偿条款、股东问责和合规调查。
比如,美国一旦冻结中资海外账户,中方即可对在华美企启动信用反向调查、资金流动追踪与税务专项审查。
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已多次举行闭门会议,拟定多套应对冻结与断链的预案。其中包含对外资产管理协议、境外银行账户风控模型和中资企业海外避险结构的法律草案。
所以,“王炸”不是用来吓唬人的,是给不懂分寸的政策制定者上一课的。西方若真想走那一步,得想清楚,炸响的声音,最后到底响在谁家屋檐上。
参考资料:
美媒分析中美互相冻结对方资产的后果.观风闻.2023-01-22.
美国兵棋推演“没收”中国的所有外海资产,发现中国能没收美国的更多,这就太平了?.观风闻.2022-05-02.
搞“关税讹诈”自尝苦果!美债被大规模抛售!原油崩跌 黄金狂拉!.东方财富.2025-04-09.
“美国国债被大量抛售,让美财政部和特朗普真的慌了”.观察者.2025-04-10.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